1961年初秋,老和山下的浙江大学迎来了我们来自全省各地的42位稚气未脱的青年,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那时,我们的班级叫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611、612班。我们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离开学校。光阴荏苒,转瞬间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但是母校在我们的记忆里,依然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温馨,那样的亲切。因为人生从这里真正起步,人格在这里塑造,母校的求是精神,孕育了我们一生。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六载同窗,朝夕相处,建立起纯洁、朴实、深厚的情谊。进校那年,时值国家处于最困难的1961年,穷困的生活,磨练了意志,培养了乐观向上的精神,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困难之中见真情。六载同窗,同历风雨,形成了团结互助、奋发有为的班级集体。课堂上学习生动活泼,在下乡劳动、生产实习、当兵锻炼、参加“四清”等活动中,出现的都是一个个不怕苦、不怕累,见困难就上的身影。
在离开学校的五十载中,梦萦魂绕的是对母校、师长的感恩之情。我们庆幸自己考上浙大,有信仰坚定、学术精湛、师德高尚的老师。老师授道不仅在课堂,到学生宿舍,还带领我们下乡劳动、生产实习等各项实践活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老师看似不经意间说的话,有的已成为我们一生的行为准则。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为达到最好的效果而殚精竭虑。有一件我一直在想的事情,在那个通信联系不方便,条条框框很多的年代,老师们是如何找到那么合适的毕业实习课题的。其中的“论我国水下重点装备的发展方向”是1965年国家才立项的课题,部分同学去实习的基地是1966年首次开放。
五十年前,踌躇满志,憧憬满怀的学子从母校出发,依依惜别,匆匆散去。我们同学涉及工业、教育、科研等领域。五十年春来冬去,经历了命运的选择和考验,饱尝过人生的酸甜苦辣,经历了人世间的沧桑岁月。我们虽然没有功勋显著、彪炳千秋的业绩,但无论是谁,都凭着对事业、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扬求是精神,奋力拼搏、忘我工作、勇于创新,将自己的青春年华、聪明才智,贡献给钟爱的事业。
今天返回母校,从所见所闻,深感变化太大了。当年的香樟树苗如今已绿树成荫,“我国不少尖端的科技成果出自这些绿树掩盖的建筑中”。当年只能填在第二张高考志愿表中的浙江大学,如今已是中国C9中的一员,当年数学力学系的应用力学专业,如今已和相关学科融合发展壮大成为航空航天学院。我们为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而欢欣鼓舞,感到无比骄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过:“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祝愿母校再创辉煌。
(力学61级校友 许雨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