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邓学蓥教授学术报告的通知
报告时间:5月4日上午9:00
报告地点:教五326会议室
报告题目:翼身组合体自由摇滚特性、流动机理及其控制
欢迎各位老师到时参加,并请各位老师动员研究生积极参与!谢谢!
翼身组合体自由摇滚特性、流动机理及其控制
邓学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所
本报告针对尖头机身配置大(λ=80°)、小后掠翼(λ=30°)组成的两类翼身组合体模型,在北航D4低速风洞中进行了大攻角自由摇滚运动特性及其流动控制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小后掠翼身组合体在大攻角下的自由摇滚运动,其主控流动是前体非对称涡流动。在通常情况下,其大攻角摇滚运动呈现出不确定性,这是由于模型在头部存在随机分布的加工微扰动引起的。为了消除这类摇滚运动的不确定性,应在模型头部设置确定的人工微扰动。这样,由于人工扰动周向位置的不同,自由摇滚运动会呈现出三类不同的运动形态。由于自由摇滚运动的实现是前体非对称涡位的切换和模型摇滚之间存在着自适应的匹配关系,而涡位的切换又和头部微扰动周向位置的变化存在着确定的规律。为了抑制模型的非指令摇滚运动,只需破坏上述的自适应关系。为此,我们人为地通过快速旋转微扰动来破坏这种自适应关系,从而有效地抑制了模型的自由摇滚运动。
大后掠翼身组合体所呈现的自由摇滚运动,存在两个攻角区域,在中等攻角区域(25°<α<40°),主控摇滚运动的流动是前体非对称涡和大后掠机翼的前缘分离非对称涡,称其为混合流动主控区。在大攻角区(α>40°),主控摇滚运动的流动仅是前体非对称涡流动,称其为前体非对称涡主控区。在混合流动主控区,由于两对非对称涡主控模型自由摇滚运动,研究中发现通过适当改变头部微扰动的周向角,可用来调节两对非对称涡的相位,当同相位时摇滚运动的振幅达到最大,反相时则最小。以此为抑制混合主控区的自由摇滚运动提供新方法,即将头部扰动置于的周向位置能使两对非对称涡处于反相状态。在大攻角的前体非对称涡主控区,其摇滚特性、流动机理和控制方法基本和小后掠翼身组合体模型的类似。仍然可以采用快速旋转前体头部微扰动来抑制模型在该区的摇滚运动。
邓学蓥教授简介
邓学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学专业,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力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空气动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力学学报副主编等职务。现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空气动力学学报副主编和实验流体力学副主编等职。1979-1982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航空系作访问研究。
邓学蓥教授长期从事旋涡分离流等复杂流动领域的研究。针对复杂流动曾系统地提出了关于流型、分区和相关分析的研究方法。他在三维激波/边界层干扰领域提出的锥形/柱形干扰的分区概念和锥形干扰的相关性研究成果已被各国学者广泛引用和发展。该研究成果曾被列入美国航空航天领域1984年度的High Lights。“后掠激波/边界层干扰研究”获199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边条翼及旋涡分离流”曾获198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此外,还获多项部级科技进步奖励。近十多年来,着手对细长体大迎角前体非对称涡流动及其和飞行运动的耦合及其控制展开研究:揭示了非对称涡的多涡系流动结构及其演化的物理过程和机理、头部微扰动与非对称涡流动之间的响应关系、非对称涡流动的Re数效应、前体非对称涡如何诱发非指令的自由摇滚运动及其相应的控制。
邓学蓥教授先后在国内外已发表论文百余篇,合著的《边条翼及旋涡分离流》、《工程分离流动力学》等专著、译著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