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开展浙大西迁精神学习

发布日期:2010-04-14来源:航空航天学院作者:系统管理员访问量:1057

  4月11日下午,为重温浙大西迁光荣历史,缅怀先贤业绩,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求是精神,航空航天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召开了竺校长百年诞辰,百年周年“西迁”精神主题团日学习讨论会。会上,大家认真学习了浙大“西迁”的整个历程及浙大师生不畏艰险,潜心求学的崇高精神,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深刻感悟老校长及全体西迁师生流传下来的求是创新精神的真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大规模军事进攻和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破坏,我国高等学校为了保存民族文化力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西迁历程。浙江大学也不例外。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后,浙江大学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西迁。竺可桢老校长认为应该把大学西迁与中国内地的知识传播结合起来,深入到广大的城镇和农村,而不是去大学内迁过于集中的大城市,因此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西迁长征。在国难当头、战乱频仍、物质极其匮乏的烽火岁月里,浙江大学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卓越领导和沿途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筚路蓝缕、弦歌不绝,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克服了经费拮据、物资短缺、疾病困扰、日军轰炸等等困难和危险,以苦为乐,勤奋教学,潜心于科学研究,在艰难困苦中屡创教学科研的佳绩,使浙江大学崛起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剑桥”。 在这场历时数年的西迁运动中,浙大在颠沛流离中保持了完整的办学体系和重要办学资源,坚持开展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并在沿途服务于当地社会,传播知识、开发民智、推动西部发展,充分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献身科学、服务民众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风貌。西迁之时,浙大师生分散居住在村镇各处,坚持办学,在困苦的条件下,学校教学秩序井然,科研之风蔚然。在教学之余,浙大师生不忘服务地方,兴修水利、创办教育,造福当地百姓,浙大师生与当地人民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共渡时艰,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
 
  在迁校中,大部分仪器都未损坏、散失,物理系连玻璃仪器和米尺都没有损坏或丢失一件。全体师生尽管在颠沛流离的西迁之路上举步维艰,但就在这样的颠沛流离中,前辈们仍坚持学业。每到一处,稍作安顿,师生们就不顾劳累,打开教案,拿出课本复课,科学研究也没有停顿过。在宜山,浙大师生在极艰苦的环境中,用一年时间完成了3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居人先鸟起,寒日到林迟”,马一浮先生这样记录当时浙大“校园”的真实状况。苏步青教授曾记载:我们在泰和时,学校文风甚盛。在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浙江大学就是凭着先辈的精神在不断前进。以人为本,求是创新的校训也从那时传出了美誉。
 
  时光如梭,西迁的历史已经远去,但当年浙大师生在艰苦的环境中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的精神仍然代代流传了下来。对于现在来说,虽然已没有了那些国难,但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坚强不息、百折不挠。这次西迁历史的学习,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我们的前辈是多么的伟大,更激励了我们传承求是精神,不断开拓进取的决心。

 

关闭